■盛况:数十万人不约而同齐登高
正月十六,是巴中人登高的日子,也是巴中市一年中最热闹的喜庆日子。不管是晴天还是下雨,不论刮风还是泥泞,都无法阻挡民众登高的狂热激情。
这一天,三四十万巴中人陆续走出家门,登临南龛坡、王望山、西龛山、塔子山、莲花山、义阳山、古楼山等山头,欢度巴中人特有的登高节。
在通往南龛坡、王望山、西龛山、塔子山、莲花山、义阳山、古楼山等山头的山路上、林地间完全被商家的广告横幅装扮一新,络绎不绝的登山人一个紧挨着一个向山顶缓慢移动,场面非常壮观。
每年尤以王望山上游人最多,用游人如织来形容都感觉词语的分量不够。站在半山腰眺望山下不断涌来的滚滚人潮,数以万计的市民,扶老携幼、拖家带口、邀亲聚友,仿佛人海如涨潮的海水涌上山头。每年的正月十六这一天,民警、武警都会站在登山梯步两边,组成人墙,保护着登山人群安全通行。特别在王望山半山腰,民警、武警用军用绳索系在登山梯步两边的树木上,方便游客登山。
很多时候,为了确保安全,负责登高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的巴中市公安局和武警巴中支队不得不下达禁令,从下午14点开始,只准下山不准上山。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巴中正月十六登高规模空前,总人数超过30万人,而负责此次登高安全保卫的民警、武警就达5000人,且人数逐年攀升。
关于正月十六登高的盛况,原巴中市作家协会主席高隆才曾在《人往高处走》中有这样生动地描述:“城里人倾城出动,乡间户户相邀,人人投入。亲连亲,戚连戚;友拉友,登高如喜庆,凝聚亲情,交谊结友,谁不喜形于色……这巴城近十万人口中的登高者,且不说城外还有巴州区辖的六十多个场镇和乡间的二十多万户农家,更有巴中近邻的仪陇、南江、通江、平昌等地的城乡人等,当有数万之众的呼应者,这是多么大的一支登高队伍,这是多么盛大的节日!……提着食品袋的,捧着暖水瓶的,背着食品背篼的,结队行进。有主张老人带队的,有赞成小孩子开路的,有提议背食品者做先行官的,一路欢声笑语。各个山头,多条山路,如蚂蚁结队而行,于是便有人不走捷径,反正是登高,条条小路通山顶,山前山后到处是人流,那多姿多彩的服饰,那山上山下的呼唤,喜坏了路口、山垭那些早就等候的村民,那里的甘蔗摊、烧烤炉、小吃摊早就忙得不可开交了。好一幅登山图,不正是山里人闹春的情景么!”
“年年如此,万人空巷,如潮人流从各个出城口涌出,不需要组织,不需要号召,不管星期一还是星期日,不管天晴还是下雨,不论是男女老少,不论是在本城资深居住还是新来才入,都被裹挟进这登高的习俗中。”作家阳云在《登高随想》一文中也对巴中正月十六等高的胜景给予了生动地描绘。
三、四十万人不约而同的齐登高,座座山头上人头攒动,个个笑逐颜开,欢天喜地,这该是怎样一幅壮观的图景!饭要拿到城外去吃,山林草坪,农舍院坝。一些人更是不辞辛劳背柴禾锅灶碗筷,在山上热煮热烹。玩也到山上去玩,不讲环境不讲舒服与否,即使乍暖还寒,冷也抗得住。在山顶的池塘边,在山峰的松柏林,在山谷的庙宇里,在山坡的绿草中,或铺上一块塑料布,或垫上一层旧报纸,或安放一张从农家租借的小方桌,围桌而坐,旁若无人地“砌长城”、打扑克、听音乐、摆家常,小孩则奔来跑去地放风筝、放鞭炮。午时野餐又是一番乐趣。不辞辛劳的主妇早早就备下了喷香的腊肉、香肠、鸡鸭、卤蛋、花生、糕点、水果等食物,暖水瓶倒出的不是开水就是稀饭,碗筷瓢勺都用背篼背上山了。还有的家庭就地取柴,挖坑垒石,架锅煮饭,山上飘起阵阵炊烟。更有休闲者躺在树间的网床上,悠然地沐浴着春风和春日的暖阳。
精明的商家,当然也不会忘记这一年一度的招财机遇,提早就把供游人吃喝玩乐的物品搬运上了山。如此稍纵即逝的机遇同样令当地的村民眼热,他们把平素由人任意游玩的山头稍加打扮,开辟出一块游乐园地,经营起一些娱乐项目。
巴城周边的几个山头是人潮涌动、人声鼎沸,而在巴城内的各个小区的住户却是紧锁房门,喧嚣的街道也清静了不少,巴城人流骤减。据估计,这一天全城50%以上的餐馆和门市部均关门歇业。一问,老板和服务人员都登高去了。
■民俗:正在消失的民间记忆
农历正月十六登高,是巴中传统的民俗节日活动,这一天,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习俗,据记载巴中正月十六登高的风俗有:游山拜庙、礼佛、摸福寿、打儿洞求子、采小柏桠别在身上或头上去病驱邪等,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民俗正在消失。
清道光十三年朱锡谷纂修的《巴州志·风俗篇》有载:清时“新正月九日群集王望山烧香。十六日妇女出游谓之走百病,诣南龛寺设大醮会礼佛请福。山前有圆洞二穴,妇人无子者以物掷之,视其中否以祈嗣,谓之打儿洞。”这说明巴州百姓在登高时,有打儿洞求子的独特风俗,并且可以追溯到道光十三年(1833)前。
如今,巴中人登南龛山游光福寺摸佛、摸福寿,众人登高摘柏枝插头上以免百病之民俗,至今还能隐约见到,但已经逐渐在淡出人们的视野,关于登高的一些独特民俗早已消失在民众的记忆中。在本期专题策划采访撰写中,已鲜有人能说出其它关于登高节最原始的民俗形态,这无疑成为巴中登高文化挖掘最大的遗憾。
“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很多传统年俗大多消失了。但巴中市正月十六登高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年俗活动,它的群众普及性和规模超过了春节。”对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巴中正月十六登高”年俗传承人晏滔也感到非常惋惜。
主办:巴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巴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巴中市江北大道档案馆5楼 联系电话:0827-5281707 稿件投递邮箱:495009739@qq.com 蜀ICP备14007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