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日子
编剧:佘登科
时间:现代
地点:朝阳社区王大妈家
人物:王大妈 60多岁 社区居委会主任,秧歌队队长
李大叔 60多岁 抗美援朝的退伍老兵
刘秀花 40多岁 社区普通居民
道具:数把红扇,桌椅,照片等
幕起:话外音: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丈夫牺牲在战场上,丈夫去世后她把两个儿子也送到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王手捧照片,目光慈祥,桌上数把红扇,王自言自语)
王:儿啊,今天又到了9月28号了,妈晓得这是个特殊的日子,我记得可牢了,社区还要在广场举行建国65周年的庆祝活动,妈是秧歌队的队长,他们都夸妈的秧歌儿扭得园范,还说···说妈是“老来俏”。哈哈哈哈····
(刘身着秧歌服风风火火上场)
刘:王大妈,王大妈,你还在咋子?他们都在广场上等你······(王听到刘在喊,忙把照片藏在衣服里)
王:好好好,你等一下,我收拾收拾马上就走。
刘:你动作快点儿,我把扇子拿到先走了。
王:秀花儿,慢点儿莫把扇子整烂了,到了广场先给他们把扇子发下去,让他们把动作练一下。
刘:(边拿扇子边说)要得,哦,王大妈也不是我背后说人家,你看李大叔那个动作嘛,我们是扭秧歌,他是在踢砂锅·····
王:哈哈哈哈·····他呀,那是在部队养成的习惯,硬支硬干的。
(李上,刘、王二人没看见,继续在说)
刘:有莫法叫李大叔不上哦。
王:那咋有法,练了这么久不上,那他还不得怄气?再说,这是我们居委会集体的节目,每个人都要参加,莫来头,喊他站到后头去。
刘:要得嘛,那我就走了,你快些来。
王:好。(刘拿着红扇向外走,正好与李碰面)
刘:(尴尬的)李大叔····
李:(目不斜视)说得好,接到说。
刘:我···我们····
王:(见李)哦,老李,你不到广场上去,跑到这儿来有啥子事?
李:(往桌子前走,做扭秧歌动作)我扭得孬,不得去!
王:老李,你,你·····
刘:李大叔,我们不是那个意思。
李:(把椅子一拍,坐下)那是哪个意思?明说,今天这个秧歌儿不但我不得去,你王老太婆也不准去!
王:老李,你说啥子?今天是庆祝建国65周年的活动,这么大的事情·····你是不是在打胡乱说哦。
李:(一字一句的)老—太—婆!你心里明白。
刘:王大妈,你是我们居委会的主任,又是秧歌队的队长,还是这次庆祝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你千万·····
王:秀花儿,大妈肯定要去····
李:(气愤的)输你!你今天要是敢走出这个门,就···就永远不要回来!
王:哈哈哈哈·····老李,这可是我的家哟。
李:(急)我···我···你···
王:(关爱的对李)哎呀,老太婆心里晓得。
刘:(看二人,对王)大妈,他这是咋快的?快点儿,演出都要开始了。
王:他是在扯疯。
李:啥子?我在扯疯?王老太婆,你有点儿良心好不好,你难道把今天这个日子都忘了蛮?
王:(目视远方)我没忘,我永远都记得到这一天!
李:那就说嘛,今天是个啥子日子?
王:(微笑的)今天哪,今天是65周年大庆的好日子。
刘:就是嘛,这么重要的日子,全国人民都记得到。
李:你···你····好,既然你坚持要去,那就别怪我了。
王:哈哈哈···老李,来脾气了?想咋子?
李:(气急的)搅场子!
刘:(不解的)搅场子?
李:是噻,只要王老太婆敢去,我就在台子上乱跳····乱蹦····把我们社区的皮扫尽·····
王:老李,我们朝阳社区可是文明社区,五好社区、也是县上的示范社区,你敢往它脸上抹黑,我,我从此就不理你了···
李:(蛮横的)我··我站过岗,扛过枪,学过董存瑞,当过黄继光,不得管那门多!
刘:(看表)大妈,咋办嘛?
王:(故意的)秀花儿,既然你李大叔说我去了他要搅场子,那还不如我不去,你赶快走,叫大家好好扭,一定要扭出激情,体现出我们对祖国的那种热情来!
李:(面带笑)这才对嘛,秀花儿,你快走,莫把演出误到。
刘:(生气的)莫得了主心骨,还演个啥子出?我也不去了。(说完把扇子往桌上一放)
王:(对李)李老汉儿,这下你心里安逸了,辛辛苦苦排了几十天,因为你这一下全泡汤了。
李:(语气缓和的)是啊,是啊!就因为只有我李老汉儿把他们三个记到心里的······
王:(语气渐软)你以为我真的忘了啊?
李:(点头)那你刚才还毛起犟?
刘:(困惑的)你们在打啥子哑语?我都急得莫法了,到底有啥子事连这么大的庆祝活动都受了影响?
王:秀花儿,你说我们举行这么大的庆祝活动是为了啥?
刘:当然是为了庆祝我们伟大的祖国诞辰65周年,这是我们国家的生日。
王:(点头)老李你是一个老兵,那你说在战场上牺牲那么多的人他们又是为了啥?
李:莫给我说这些,当兵的时候天天都在讲,为了打败侵略者,建立新中国,死再多的人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国家。
王:那好,死去的人是为了我们这个国家,活着的人也是为了这个国家,老李,那你说秧歌儿·····
李:耶,原来你是在给我绕圈子喃。
刘:(高兴的抓扇子)王大妈,你要去呀?
李:(急忙的)王老太婆,你两个儿子的祭日你还有心情扭秧歌儿蛮?我·····(发现说漏嘴,王十分平静)
刘:(震惊的)啥子?大妈,你儿子的祭日?你不是说他们都在部队吗?
王:(慢慢的从衣服里掏出照片抚摸,平静的)他们都牺牲了·····
李:(自责的)老太婆,对不起,我···我不该说····
刘:大妈,我不晓得是···哎呀,不该催你去扭秧歌儿·····
王:(把照片递给刘)秀花儿,看,这就是我那两个儿子,多威武······
李:(回忆的)秀花儿,我给你摆嘛,他们的爹跟我是抗美援朝是的战友,当时我在炊事班,他在尖刀排,英雄啊,真正的英雄!狗日的十几个鬼子都死在了他的刺刀下·····
刘:(好奇的)真的呀?
王:(点头,回忆的)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看我扭秧歌儿····死在战场上叫李老汉儿带给我一封信,叫他回来了好好照顾我们几娘母····还喊我把娃儿养大了一定要送到部队去·····
刘:你就把他们两个一起送到部队了?
李:是啊,两弟兄就像穿了连裆裤的····
王:他们到了部队给我说,在“老山市”当兵,住的是“猫耳洞”宾馆,逢年过节还跟当地老百姓一起扭秧歌儿,搞联欢····
李:那是老山前线。
王:有一天,部队来了两个同志·····一人捧了一个骨灰盒····上面贴着两兄弟的照片····我啥子都没说,眼泪水都长不出来了,只是紧紧的把它们搂在怀里·····骨灰盒上面的日子像刀子一样刻在我的心上,唉!从小他们就调皮,这次两个小兔崽子又把妈哄了·····
刘:(伤心的,把照片还给王)大妈,你不用说了,今天也不用去扭秧歌儿,我一定帮你组织好。
李:她就是不准我们说她家里的事,怕说出来有啥好处大家都帮她争。
王:(阳光的)我们这一家两代人都牺牲在战场上,都是为了我们的国家。现在,你们看,我们大巴山高速路通了、火车通了、飞机场也在建了,国家强大了,日子越来越好了,政府对我们又特别照顾,我当然要为社区多做点事。
李:老太婆,你的思想也太好了嘛,把自己那点儿钱全都捐给灾区和社区了·····
刘:听说我们秧歌队的扇子和服装都是大妈的钱买的,我们还以为你很有钱喃,没想到·····
王:能为大家做点事我就高兴了,我呀,也莫得别的爱好,就是喜欢扭扭秧歌,再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勇敢的面对困难,快快乐乐的生活!
李:嘿嘿嘿嘿···老太婆,说了这么多,我看你就是想去扭秧歌儿。
王:(抚摸照片)其实,我把他们揣在身上就是想让他们跟我一起去参加建国65周年的庆祝活动,他们的这个祭日比哪一个祭日都有意义!
刘:对,大妈,你把照片揣上扭得就更有劲了,走,去广场。
李(不好意思的)那我呢?
王:哈哈哈····那门能缺得了你这个老兵嘛。
李:(挠头)那那···我还站到最后哇···
王:哈哈哈···老都老了莫名堂,还是跟我搭对对。
李:(高兴的)好好,还是老太婆最懂我。哈哈哈···
王:秀花儿,老李,来,先扭一盘儿(刘、李、王各拿一把扇子,王对照片大声的)儿啊!我们一家人就要去参加建国65周年的活动了,今天,妈高兴啦!妈高兴啦!
(音乐起,三人扭起欢快的秧歌·····)
{幕落}
主办:巴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巴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巴中市江北大道档案馆5楼 联系电话:0827-5281707 稿件投递邮箱:495009739@qq.com 蜀ICP备14007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