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汉城又名安辑寨,位于通江县城东北100余公里的永安镇得汉城山上。得汉城四周皆悬崖陡壁,高30余米,海拔400余米,三面临涧,背靠群山,四面陡峭。东临大通江河,南北皆为深溪,东南下长岭陡落,形如蜂腰,独西南二径,凌险转折而上,诚一夫当关之势,其上平行,可容数万人。《蜀中名胜》记:刘邦为汉中王,招募賨人,平定三秦,国相萧何留守巴蜀,并以得汉城为根据地储粮屯兵,汉高帝据此以通饷道,击败西楚霸王项羽,灭楚兴汉而得天下,故此名为得汉城。
得汉城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川东北地区重要的军事重地,南宋淳祐2年(公元1242年)蒙古宪宗蒙哥率兵侵略四川,兵分三路沿长江全线向宋军发动进攻,四川安抚置使余玠实行“依山筑城恃险拒守”的山城防御体系的战略方针,授都统制张实躬率将士,因险垒形,储粮建邑。被谌称为南宋四川抗元八柱之一。清嘉庆3年避白莲教,通江县衙曾迁于此;1932年红四方面军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得汉城成为了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维埃政府的主要后勤保障基地,红军曾在此设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军电台、彭杨军事学校、保卫局、造币厂等机构。
得汉城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而且还有十分浓厚的文化积淀。得汉城的许多石刻诗文、楹联和遗迹。是研究巴蜀文化和川东北民俗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主办:巴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巴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巴中市江北大道档案馆5楼 联系电话:0827-5281707 稿件投递邮箱:495009739@qq.com 蜀ICP备14007415号